廉頗心里很不爽,他到處跟別人說:“我廉頗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,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,就憑一張嘴就爬到我頭上。改天我碰到他,一定要好好地羞辱他。“
藺相如知道了這事后,每次碰到廉頗就繞道走,不跟他碰面。他手下的人覺得藺相如怎么跟老鼠怕貓一樣的怕廉頗,太慫了。藺相如就跟手下人解釋說:“我連秦王都不怕,怎么會怕廉頗呢?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們,是因為我們將、相團結。如果我跟廉頗鬧起來,就容易給秦國有可乘之機。因此,我躲著廉頗,是為了國家的安全,而非我個人安危“。
這話傳到了廉頗那里,他為自己的斤斤計較感到非常慚愧,于是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那里請罪。
這就是“負荊請罪“的由來。
之所以重溫這一經典,想說的是人經常會只看到自己為組織作的貢獻,卻看不到別人為組織創造的價值。因此心里就感到不平,就會有“他憑什么職位比我高?他憑什么薪酬比我高?“的心理失衡。
每個人都以自身的價值在為組織作貢獻,個人價值涉及到多方面多維度,很難進行量化的比對,因此廉頗只看到藺相如“動嘴皮子“,而看不到他” 捍衛了國家尊嚴“的功勞。
因此,當你在心里跟別人比這比那時,請明白一點:有人閃光在你看不到的地方!
沒有比較,就沒有傷害。當你比來比去時,你傷害的不僅是自己,也在傷害你的同事,傷害你的公司。
請停止傷害!
一個組織要基業長青,必須要規章制度的保證,為了制度的公信力,公司的制度就不能朝令夕改,作為組織的成員也不能“選擇性接受“制度,即不能感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接受,不利的部分就不接受。
這世上不存在一個完全公平的組織,但請大家相信:三江一直走在絕對公平的路上.
這也是咱們公司核心價值觀“講信修睦 臻于至善“要傳達的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