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油壓表連接方法
(1)普通油壓表
目前挖掘機普遍采用 P1、P2、P3泵組成的三聯泵,P1、P2 泵為負流量控制變量柱塞泵,給工作油路供油。P3泵為齒輪泵,給先導控制油路供油。使用機械式、數顯式等普通油壓表檢測時,在 P1、P2 泵的出口接量程為 40.0MPa
油壓表;在 P3 泵的出口接量程為 6.0MPa 的油壓表;在負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輸出壓力端,以及在 P3 泵與多路閥連接的 2 個壓力反饋管處,各接量程為 4.0MPa 的油壓表,這樣共接 6 只油壓表。這 6 只油壓表要用長度為 4 ~ 5m 油管,從接口引到駕馭室內,固定在便于檢測人員觀看的位置。檢測時,檢測人員要坐在駕駛室座椅上,邊操縱挖掘機、邊觀察油壓表的動態變化。
(2)萬用油壓表
使用萬用油壓表診斷故障時,應事先在挖掘機液壓系統各個部位安裝壓力傳感器,使用萬用油壓表對某挖掘機檢測時共安裝了 10 個壓力傳感器。在挖掘機運轉過程中記錄各部位壓力動態曲線,如附圖所示。顯示壓力曲線時對每個傳感器測定的壓力值設定 1 種顏色,附圖中右上方顯示各顏色方塊從上到下分別分別代表 P1 泵、P2 泵、動臂缸有桿腔、動臂缸無桿腔、斗桿缸有桿腔、斗桿缸無桿腔、鏟斗缸有桿腔、鏟斗缸無桿腔、回轉馬達左轉、回轉馬達右轉的壓力變化曲線。
萬用油壓表每秒可記錄 1000 個檢測值,可任意截取千分之一秒到數小時之內的壓力、載荷變化。萬用油壓表是深入分析、研究液壓系統性能及排查故障最好診斷工具,但其中核心診斷原理仍然是油壓表的檢測原理,只有懂得液壓系統工作原理及油壓表檢測原理,才能分析歸納萬用油壓表的記錄數據。
2. 檢測方法
(1)檢測負流量控制狀態
此項檢測要從發動機啟動時開始,注意觀察 3 臺泵壓力升程及上升速度。發動機啟動后,將操縱手柄置于中位,此時 P1、P2 泵的油壓表顯示壓力應為2.8MPa 左右,P3 泵顯示壓力應為 3.8MPa。
以上,P1、P2 泵與多路閥的 2 個反饋管連接的油壓表顯示壓力應為 2.2MPa 左右;負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輸出壓力為應 0.2MPa。
如果油壓表檢測的壓力值與以上檢測結果不同,說明負流量控制系統壓力調整有誤,或相關電控系統有故障。
(2)檢測工作泵變量機構
負流量控制狀態檢測完成后,操縱挖掘機抬起動臂,此時 P1、P2 泵合流。P1、P2 泵油壓上升時,其與多路閥連接的 2 個反饋管上安裝的油壓表顯示壓力要下降到 0.2MPa 左右。
如果油壓沒有下降到 0.2MPa 左右,說明 P1、P2 泵內變量活塞大腔的油液沒有排凈,使得變量活塞不能移動到設定位置,泵的斜盤不能轉換到最大角度(初始供油狀態)。
(3)檢測工作泵工作是否一致
仍然作抬起動臂動作使 P1、P2 泵合流,此時,P1、P2 泵上的油壓表指針擺動必須一致,最高壓力值也應相同。
如果油壓表指針擺動出現一先一后、P1、 P2 泵升壓不一致,可能是升壓慢那臺泵斜盤卡滯,或不能擺回最小角度。
如果油壓表顯示達到最高壓力值后出現指針顫抖,說明 P1、P2 泵調節器恒功率閥有泄漏。
如果油壓表顯示達到最高壓力值時表針出現抖動,說明主溢流閥在溢流。因主溢流閥設定的壓力值比 P1、P2 泵最大壓力高出 3.5MPa,P1、P2 泵在正常狀態,2 臺泵達到最大壓力值時,其斜盤擺角回到最小角度,P1、P2 泵均不輸出油液,所以主溢流閥不應當溢流。
(4)檢測變量機構是否泄漏
將挖掘機動臂、斗桿及鏟斗全部伸展,將鏟斗放置到地面上,將發動機調整到怠速。此時操縱動臂輕微抬起、徐徐上升。在動臂上升中將操縱手柄突然向加速抬起動臂方向小幅度抖動一下。操縱手柄抖動后,要立即還原到原來徐徐抬升動臂狀態。
如果加速抬起動臂時 P1、P2 泵上的油壓表顯示壓力不跟隨擺動,可能是 P1、P2 泵變量機構卡滯或泄漏。
(5)檢測 P3 泵
觀察 P3 泵所接油壓表顯示的壓力,無論挖掘機作任何動作時,油壓表顯示的壓力應基本保持不變。
如果 P3 泵的壓力始終過低,說明 P3 泵磨損,供油量不足,出現了先導控制壓力不能克服多路閥彈簧彈力的現象,此時多路閥閥芯不能移動到位,造成多路閥口開口度過小、流量減少,導致挖掘機動作緩慢。
如果操縱手柄動作的瞬間,油壓表指示的壓力突然下降,說明操縱手柄下的先導控制閥有泄漏。
3. 故障診斷實例
(1)診斷哪臺泵有故障
1 臺配裝 A8V 型變量泵的 20t 級挖掘機,該機動臂抬升時動作緩慢,初步判斷是 2 臺工作泵中的 1 臺已經損壞。
該工作泵的泵殼中有 A、B 兩組缸體。診斷時,在 A、B 泵出油口各接上 1 塊油壓表,做動臂抬升動作檢測泵壓力值,檢測出 2 臺泵出口壓力值相同,無法判斷出那臺泵損壞。我們觀察到 A 泵出口上的油壓表先擺動,B 泵出口上的油壓表后擺動,這種情況是因為 A 泵輸出壓力油進入到多路閥內,又串通到 B 泵出口,造成 B 泵出口也有壓力。只是油液在 A 泵通過多路閥時受到阻力,造成壓力上升延遲。
通過油液阻力的延遲,即 A 泵出口油壓表指針先擺動,B 泵出口油壓表指針后擺動,即可判斷出 B 泵有故障,A 泵無故障。
(2)診斷泵的故障部位
1 臺挖掘機工作時,其配裝的工作泵有異響。診斷時,在 P1、P2 泵出油口各安裝 1 個油壓表。做動臂起升動作檢測泵壓力值,當 P1、P2 泵達到最高壓力時,P1 泵上安裝的油壓表穩定,而 P2 泵上安裝的油壓表針顫抖,由此判斷 P2 泵有故障。將 P2 泵拆解后發現,P2 泵中的 1 個柱塞滑靴已被拉出脫落。
(3)檢測正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
1 臺神鋼挖掘機無負載時不能自動降至怠速,動臂抬起的初始動作抖動,行走動作不穩定,油耗偏高。該機配裝正流量控制變量 3 聯泵主泵,初步判斷是其流量控制不穩定。
首先,我們用油壓表檢測該機 2 臺主泵工作時的壓力、超載時主溢流閥增壓壓力均正常;其次,檢測先導泵控制壓力、先導二次壓力,多路閥控制的 7 個先導壓力正常;再次,檢測 2 個行走馬達直線行走時壓力也正常。接著,又檢測回轉制動解除壓力,斗桿再生壓力,多路閥回油背壓壓力均正常;最后,在檢測正流量控制截斷壓力、正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輸出壓力時發現,2 處壓力均不穩定。而在該挖掘機電腦顯示屏上看到正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電流值穩定。根據以上檢測,判斷正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控制系統無故障,可能是該電磁閥卡滯。將該電磁閥清洗后裝復試機,故障消失。
該故障判斷過程說明,僅用挖掘機電腦顯示屏、不接油壓表,無法檢測出正流量控制比例電磁閥輸出壓力的波動。